【乡约非遗·双语共融】“语炬童行”实践团:在爱国社区,点亮童心与非遗的双向奔赴
五天时光,十指染墨,童声琅琅。我院“语炬童行”实践团走进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爱国社区,以“双语+非遗”为笔,为6-12岁小朋友绘就了一场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成长之旅。从红色故事的双语演绎到非遗手作的指尖传承,从村史探源的脚步丈量到心灵成长的温暖对话,这场实践营用童真视角重新定义了文化传承的无限可能。
双语红色课堂:传承红色基因,奏响时代强音
在双语红色课堂上,实践队员们用中英双语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。穿越时空,实践队员们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表达,将红色事迹呈现在孩子们眼前。孩子们手中的单词卡不再冰冷,而是化作了承载红色精神的载体。他们用英语复述着故事,用中文表达着感悟,在双语的世界里,深刻领悟着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。每一次讲述,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;每一次互动,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。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,激励着孩子们在新时代勇毅前行。
村史村貌乡韵课堂:探寻乡村脉络,厚植家国情怀
村史村貌乡韵课堂就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大门。实践队员们带领孩子们走进乡村的每一个角落,从古老的建筑到传统的民俗,从历史的变迁到现代的发展,一一为孩子们讲解。孩子们在实地考察中,感受着乡村的独特魅力,领略着家乡的文化底蕴。他们用画笔描绘出乡村的美景,用文字记录下乡村的故事,在心中种下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。这堂课程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,更让他们明白了自己作为家乡小主人的责任和使命,激发了他们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。
非遗手工课堂:传承非遗技艺,绽放文化魅力
非遗手工课堂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之一。在这里,他们亲手触摸着传统技艺的温度,感受着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剪纸、缠花、醒狮……每一项技艺都像是一个神秘的世界,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。实践队员们耐心地指导着孩子们,从基本的手法到复杂的技巧,一步一步地引领他们走进非遗的殿堂。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将普通的材料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。当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时,我们看到了非遗文化在新一代身上的传承和延续。这堂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传统技艺,更让他们懂得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。
心理健康课堂:呵护心灵成长,铸就阳光人生
心理健康课堂是孩子们心灵的避风港。实践队员们通过游戏、故事、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,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,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,孩子们敞开心扉,分享着自己的喜怒哀乐。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心声,懂得了关心和帮助别人。这堂课程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,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,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坚强。
安全课堂:筑牢生命的守护防线
安全教育课上,孩子们高举写满安全要点的卡片齐声宣告:“我会保护好自己!”精心设计的安全课程如同撑开的坚固保护伞,为孩子们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。实践队员通过真实案例分析、沉浸式情景演练和互动知识竞赛,教导孩子们辨识溺水风险、主动远离危险水域,遭遇欺凌时勇敢说“不”并及时求助,时刻系紧心中的安全之绳。孩子们从遇险时的惊慌无措,到能条理清晰地讲述防护策略;从面对危险的茫然失据,到积极投身安全演练——在安全课堂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守护生命的切实能力与对生命的深刻敬畏。
部分作品展示
五天很短,短到不够逛遍爱国社区的每个文化角落;五天很长,长到足以在孩子心中种下“语言通世界,非遗连古今”的种子。“语炬童行”实践团用青春点燃童心,让非遗不再是书本上的名字,而是孩子们指尖的温度、口中的故事、心中的光。未来,实践团将继续以语言为媒、以非遗为桥,让更多青年成为中华文化的讲述者与创造者!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